41岁:深圳种种之不惑

2021-08-27 02:55 来源:证券时报网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原标题:41岁:深圳种种之不惑

老亨

去年,2020年,是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,可以说是“四十不惑”;今年深圳41岁,有很多东西就可以看得更真切了。今年特区生日文章就围绕几个容易让深圳人“犯惑”的话题说说吧。

不惑于深圳之女孩

前一个阶段,“深圳女孩”的话题很是风靡了一阵,“搞钱”成了深圳女孩的标配。很多人迷迷糊糊跟着起哄,并不了解深圳女孩“搞钱”的真意思。

深圳女孩,曾经多金。

上个世纪80年代初,蛇口打工女孩,虽然都是广东、福建边远山区的乡下姑娘、普通人家的女儿,但是她们在蛇口可以拿到她们父辈难以想象的高薪,接触父辈们难以想象的花花世界。蛇口著名的“凯达妹”,月薪80多元,有时还以花花绿绿、极为罕见的“港纸”、外汇券方式发放。彼时,她们父母在乡下,一年的现金收入不过百十来元;吃“国家粮”的父母,月工资也不过四五十元。

不仅如此,工资是直接发放到打工妹手里的,没有经过层层转发。打工妹领到钱就可以到百货商场买新衣,到附近邮局寄汇款,家里盖房子、弟妹上学,就都有了指望了。蛇口打工妹最爱学习,她们孵化了山木培训,挤爆了深大校园。随着打工妹成家立业,她们还带动了城市成长,人越来越多,城越来越大,消费逐渐升级,小区不断增高,公园、学校、医院、高端楼盘、歌剧院、音乐厅,把小小的深圳特区塞得满满当当。

“第一桶金”总是宝贵的,比“第一桶金”更宝贵的是这些“金子”首先发放在中国最年轻的打工妹手中。那时深圳是全中国、全世界最年轻的城市,长期平均年龄20来岁。那时深圳男女性别比高达1:7,真真正正的打工妹的天下。打工妹勤劳顾家,省吃俭用,不贪玩、不好赌,把所有的工资所得,用在了最关键的养家、育人方面,活跃了最底层的消费,养育了最基础的人才,滋润了整个社会。食物链下游的商家努力迎合社会底层的民间消费,社会舆论把最美好的赞誉慷慨地奉献给生产一线的打工人。而深圳因为民间活力、因为一线生产而备受青睐。这种赞誉有加、这种青睐有加,持续有年,强化了深圳人的记忆,建构了深圳认知的底层逻辑,进化成深圳城市的文化基因。

不惑于创业之难易
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人们说,北京的处长多,深圳的老板多,深圳作为创业者之城,名不虚传。

但是,发展到今天,自由放任的行业扩散已经告一段落,“行业集中度”不断提高,已成趋势。还是拿印刷行业来说,假如以前深圳曾经有多达3000家印刷企业,使深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印刷业的高地,那么现在深圳印刷企业可能只剩下300家了,但深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印刷业地位不降反升。未来某个时候,深圳印刷企业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,但其在业内的地位仍将稳固。深圳印刷业没有衰落,甚至有了更大发展,但是曾经满大街跑业务的印刷企业老板不见了。这就是“行业集中度”提高之后,大批创业者、小老板消失的生态景象。

印刷业如此,服装业、珠宝行业同样如此。一个行业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万马奔腾的景象不会延续很久,尤其是几乎同质的中小企业绝无可能总是并行不悖,即便是以产品迭代更新而著称的电子行业也是如此。基础电子技术创新完成后,会有一个千帆竞发的应用期,各种新产品争妍斗艳,如BP机千奇百怪,无绳电话五花八门,但是最后随着技术的成熟、应用的完善,主流产品会一统江湖。今天,华强北的手机品牌只有那么几家,再也看不到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杂牌手机了。人们尽管怀念当年华强北手机市场的繁荣,手机老板的传奇,但是不可否认,大企业的集成创新更有效率,知识产权的保护更不利于小老板的模仿式创业。深圳的创业机会依然很多,但是深圳的创业模式变了,万不可惑于以往的江湖传说,坐失扑面而来的创业新机遇。

不惑于体系之集成

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一跃而成世界大城,GDP先超广州,再超香港,个中奥妙很多人看不懂。但是,早在20年前,因特虎论坛中有个叫作“沙棘”的网友,系统分析了深圳模式的核心竞争力,并且一针见血地说,深圳后发先至的秘诀就在于“善用集成之力”。深圳本来没有资金、没有设备、没有技术、没有人才、没有产品、没有市场,依托“工缴费经济”,深圳啥都有了,有了越来越多的工厂,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才,从普通的打工妹,到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,外地人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。深圳第一个集成天下资源、汇聚天下英才的载体就是“工厂”。

深圳工厂集成了人力,主要是劳动力;深圳的智慧集成则是仰赖互联网。深圳电子产业是新兴的支柱产业,深圳的年轻人最能接受电子化的虚拟交际,深圳的腾讯QQ能够超越以色列的ICQ,绝不是偶然。深圳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聚集到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移民新城,设若没有QQ、微信式互联网交际方式,是不可想象的;深圳银行没有取号式排队、深圳小区没有刷卡式通行、深圳抗疫防疫没有绿码式辨认,也是不可想象的。千千万万深圳个体的努力,加上互联网精准高效的集成,赋予了深圳前所未有的爆发力、生命力、可能性。

深圳改开历史不长,但是深圳应对变化历来成体系、有章法。蛇口经验是成体系的,袁庚老先生是以应对三千年变局的招商传统应对蛇口开发的,这是蛇口基因的要害所在。深圳特区和深圳市在改革开放中的经验也是成体系的,从《斯芬克斯之谜》到《深圳十大体系》已经有很好的总结。近年来,深圳立足新发展阶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不断增强自主创新“硬核”能力,建立“基础研究+技术攻关+成果产业化+科技金融+人才支撑”全过程创新生态链,官方媒体评论为“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、系统性重构”。

“系统性重构创新体系”并非易事。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、等不来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院所、人才多方发力。相信深圳会最先在新一轮的系统集成中拔得头筹。这一点,不容有惑。

不惑于教育之目的

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

老一辈读书的目的很简单:跳出农门,吃上国家粮。原因也很简单:你不离开农村,就无法改换门庭,永无出头之日!而离开农村的办法只有两个:一者参军,一者考大学。

是改革开放给了内地农村人第三种人生选择:到广东打工,到深圳打工!打工可以挣到比国家干部还高的工资,打工可以积累比祖祖辈辈务农更多的财富。

很多人放弃继续上学的机会,趁早来广东打工经商;很多人辞掉稳定的体制内工作,争着来深圳下海打工创业。人们一度把考大学和当干部看得稀松平常。

现在,一旦打工不易、赚钱不易、创业不易之后,人们就回过头来再次重视考大学了。为了今后在体系集成的大机构中谋得更好的职位,更是争着去考名校、考研究生。校内竞争之不足,就诉诸校外培训;学校按部就班之不足,就幼儿园学小学内容,小学学初中内容,争先恐后,焦虑之极。

其实,以40多年改革开放的财力积累,国家普及均衡化的公办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没有问题;家底殷实的人家送子女上私立双语学校、国际知名学校,也是很好的选择;国家鼓励的职业技术学校更可以培养大量的有用之才。深圳今年以集团化办学方式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让家门口“每一所学校都优质”;通过“优质校(核心校)+新建校(加盟校)”、跨校跨学段组建教育集团等办学管理模式,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创;通过“名校+新建校”“高校+附属学校”等办学模式,高起点高标准新建高品质高中学校。曾经一度被称为深圳短板的基础教育,如今,一举扭转成经验做法面向全国示范。

然而,要从根本上消除对于教育的过度焦虑,还是要看清楚:教育的目的,是为了学会生存,而不是为了比秀考分、“上岸”“纳编”。

明白了教育的目的,是熟悉基本的生存技能、掌握基础的知识体系、学会进一步研究创新的学问方法,并以此提升自我、改善社会,使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更受欢迎、更被人需要,那教育还有什么神秘的呢?还有什么困惑和焦虑的呢?须知,在信息技术时代,既有的学校教育体系都在面临挑战,无论名校、非名校,东方或西方,起点都是差不多的,今天我们面对人类知识体系,学习机会是均衡的,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。抖音学书法,相当于很多老师手把手教你;视频学英语,比很多带方言口音的乡村老师强多了;搜索引擎知识查重,比很多图书馆都管用。现代学校教育,过度强调学科分科和教师分工,却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、综合素养对孩子的影响和垂范。因此,我未必赞同孩子去学很多音乐、美术、书法技巧,却非常赞同和支持孩子去拜品学兼优的贤者为师傅,在人生路上,师徒相伴,风景会更美,更会欣赏这种美。

至于要不要“上岸”、要不要“纳编”,我只有两点参考意见:

一、现代生产技术可以生产出人类吃不完的粮食、穿不完的衣服,如果1%的人拥有大部分生存资源,其余99%的人没有起码的购买力、起码的消费力,这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,大家都躺平,算是最好的结果了。

二、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“岸”,江海无边,何以为岸?满清八旗的“编制”都没有用,纳入什么“编制”能一劳永逸地躺赢呢?趁着网络能够互联,学好人类通识,学点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真本事,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“纳编”贻害子子孙孙。

宋代曾巩的《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》里有这样一句:“人以怒迁,公能自克;人以利回,公能不惑。”觉得蛮有意思,转献给深圳诸君。

(作者系深圳文化学者)